深度独家:紧急突发!10大惊诧!!全北京的家长们又都沸腾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闻风教育 ,作者闻之
历史性文件:教育部正式发布“强基计划”,2020自主招生停招
前因后果:是谁毁掉了大学自主招生?
这两天,在网上各大论坛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北京的家长们都嗨起来了!
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基础教育上游改革一有风吹草动,必会引发社会巨大声浪。
虽然早有传言说中国一流高校要取消自主招生,但1月1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对外公布《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很多很多家庭来讲依然是那么紧急和突然,毕竟从2003年开启的自主招生已经搞了16年,说取消就一下子彻底没了。
自主招生取消后,家长、考生、学校该如何准备、对学生而言机会是多了少了、更公平公正了还是更不确定了、对小学、初中、高中12年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考试招生又有哪些巨大而实质的影响?根据已知的最新信息,闻风依据多年的研究,认为至少有10大前所未有的突出影响。
第一, 中国将从1个高考变为2个高考,而且都“很干净”
现在社会上对现有高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是最客观、公正和干净的考试。强基计划代替自主招生,知名大学的降分录取变成了以不含任何加分的高考成绩作为入围门槛,突出了现有高考的公正地位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了高考的纯净度,回应了全社会对知名高校五花八门录取方式的担忧,让绝大多数人吃了定心丸。为了落实“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国家教改方针,选拔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36所中国最好的大学将通过“高校综合考核”的方式对高考入围的优秀学生进行第二轮综合考试、考核和评价,其中高考成绩占比85%、高校综合考核占15%。这就意味着,中国今后实际上将有两个高考,即由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命题的大众化普通高考和由中国各知名高校命题的小众化个性高考,“两个高考”考题、难度、区分度、内容等都不相同,但实质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严谨性完全一致,用两个“干净”取代一个“干净”,我国的高校招生、录取会走向“更干净”。
第二, 我国“国宝”级人才培养模式正式出炉,就业前途、“钱途”双无忧,超越想像
这次的强基计划是招收国家战略化急需、紧缺的基础研究领域拔尖创新的人才,是决定中国未来国力走向、科技、文化领先最核心的创造型人才。几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在此次颁布的文件中使用了迄今为止最富含金量的语言来描述如何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说,强基计划的学生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后还将享有学校最好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有学习的、还有成长成才路径的、学术环境的、生活条件的等等等等,说白了就是倾国家之力打造中国未来最核心的顶尖人才。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除适应本学科外,还可以泛化到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他们未来会是全球最高精尖的科技人才;而历史、哲学、古文字学、汉语文学等相关专业则承担着传播、输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建立民族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使命。预计财经、经管、金融等最热、现在最有“钱途”专业的顶尖而富有天赋的考生会转向强基计划,从而大大改变尖子生的流向。
第三,强基计划成为迄今为止对小升初奥数超强度选拔、“点招”打击最狠的教改举措
强基计划突出了高考裸分更强悍的作用,对一切形式的竞赛成绩都产生了弱化,由上及下也会使家长在小升初问题上对高难度奥数选拔、点招、课外超纲教学等产生新的怀疑和抵触。在北京、在全国延续了20多年的“全民奥数”超强选拔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今后将是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学什么。奥数、点招的绝大部分内容、课外超纲学习的知识等都是中考、高考完全不考的,既然中考特别是高考完全不考,对提升高考的分数就没有多大的帮助了,既然没有什么帮助,又何必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学6年、9年、12年的奥数并要消耗掉每个家庭几十万块钱还要搭上家长、孩子大量宝贵的时间呢?!更何况现在的教改是环环相扣的组合拳,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凭借家长高强度的、不计代价的“鸡娃”小升初即便进入了理想的初中,反而不容易进到更好的重点高中校了,进不了好的高中校势必最终影响高考成绩,而高考成绩现在成了强基计划进中国最好大学、上最好专业,赢最好前途最重要的敲门砖,孰重孰轻就非常一目了然了!强基计划对大幅减轻小学各年级学生课外繁重、超纲而无用的补习,对减负具有十分深远、积极的作用,会促进义务教育强势回归学校课堂!
第四,把北京义务教育逼上梁山,所有的区、学区、学校不搞好优质均衡教育要吃大亏
要想透彻理解强基计划,就要把国家教改的其他新举措结合起来。现在不仅北京市,在全国各地都一样,就是中考考试试题要考小学1~6年加上初中1~3年共9年全部所学的内容;高考考试试题要考小学1~6年加上初中1~3年再加上高中1~3年共12年全部所学的内容。这就强烈表明,某个区、学区、学校,小学、初中的师资、硬件、机会等不能做到最大范围的优质均衡,必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个区、一个学区、一所学校学生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最终影响的高考成绩又与强基计划紧密相关,只有更大范围的优质均衡教育才能使更多学生受益,也才能使更多学生迈进强基计划的门槛,去有资格角逐成为中国拔尖创新人才中的一员。北京市哪个地区专注搞全方位的大优质均衡教育就会吸引更多的家庭,这个地区的教育就能更适应国家教育大变革的需要,从而在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中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主动而来。
第五, 高考成绩占85%得到的只是门票,校考综合成绩占15%决定的却是命运
咱们就以北京的清华北大为例。清华、北大一般每年在北京的招生总人数为600人左右,假使在600个总录取名额中给强基计划300个。根据浙江等省类似强基计划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按照1:3的入围人数计算(也有1:4的还有1:6的省),北京也按照1:3圈定入围人数,依据2019年北京高考一分一段统计,大约会有900人入围北京的强基计划,大家先看一下北京2019年一分一段的部分截图。
这个分数表是含有加分的,我们假定理科没有加分的最高分是700分、文科是680分。那么,文理科合计入围北京约前900名的最低分数就都是668分。按照强基计划“高考成绩+校考综合成绩”折算满分为100分计算,改革计划规定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综合占15%。高考考700分最高分的考生折算后的高考成绩就是:700/750*100*85%=79.33分,而考最低入围分668分的考生折算后的高考成绩为:668/750*100*85%=75.71分。大家可以看到,高考原始分700分和668分相差高达32分,但在折算后只差了3.62分,从巨大的差距一下子就变成了微小的差距。根据闻风研究得到的资料看,在历年清华北大独立命题的综合测试中绝大多数学生在卷面满分为100分的情况下,得分普遍在30分上下,只得几分的也很多,如此算来,在校考中尖子生一下子就会和入围的“普通生”拉开巨大的差距。比如,这个考最高分700分的考生如果在校考中得了40分,而高考成绩是668分的考生校考成绩为65分,折算后最终那个高考668分考生的总成绩反而超出高考考了最高分700分学生0.13分。在文理不分科、高考难度、区分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校考,各顶尖大学更能选拔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考生了。强基计划施行后,你可能会惊异地发现,在北京今后的高考考进全北京前30、40名的考生可能会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了,而这在以往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这是以各大学校考卷面满分100分计算的结果,如果校考卷面满分是50分,就会出现更奇妙的情况:最终依然按照高考考分占比85%、校综考占15%计算,每个考生最终总成绩的分数差值就会立刻翻升1倍。可见,大家千万别小看这15%,它最终会起关键而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各顶尖高校在强基计划中定会充分用足这区区仅15%的比例,而选拔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拔尖创新生源。强基计划录取比例的构成,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解决了高考唯分数论的弊端,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高出一分儿干掉千人”的高考一去不复返了,践行了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最高要求!
第六, 强基计划预留了特别巨大的伏笔和悬念,好戏才刚刚开始
大家知道,985、211大学的称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中国有42所双一流大学,其中36所是A类双一流大学。2020年首度开启的强基计划只在36所A类双一流大学投放招生计划。据最新消息,全国共拟招6000人。有消息表明,今后强基计划将不会限制限制专业。中国除了42所双一流大学,还有137所有一流专业的大学,强基计划在2020年首次进行不过是一个试金石,在取得较为成熟的模式后定会向更大范围推广,会使更多学生受益,最主要的是能让更多学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分别成才。2020年强基计划高考裸分占到了85%的权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用意:告诉全国的考生只要想上国内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别再管你是什么来路,任何加分全取消了,实质是间接宣布困扰了国人几十年而颇具争议的高考加分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闻风看来85%的权重是为了在推进中追求稳妥,还是很偏向保守的,为了选拔到各顶尖大学更认可的拔尖创新苗子,未来并不排除下调这一比例,比如占80%、75%或70%等,给各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让拔尖创新人才更多更快地脱颖而出。如果137所具有一流学科大学也加入其中,中国教育的招生录取建立在了能让社会多数人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情况下,我国的教育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七, 强基计划给极少数人留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后门儿”,决定权在每个考生手里
强基计划规定:“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从这段话的表述中不难发现,这是给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学生留的“后门”,但对这些学生而言却是极其危险的后门。因为要想在学科竞赛中拿到好成绩除非有天赋又极度喜爱,否则比高考考出高分难太多了,属于极少数极少数学生的专利。据最新披露出来的信息,数、理、化、生物、信息学五大联赛国一国二(金银牌)获得者才可以作为强基计划初选资格入围,这对“参赛党”犹如晴天霹雳,是新中国高考史上开出的最苛刻的入围条件!这个所谓的“后门”你要不要往里钻?反正极其危险,如果没有几万人里才能挑出一个的专业学科实力,就不要轻易触碰,否则还会连累了高考成绩,搞得鸡飞蛋打,得不偿失,这个“后门”只留给真正的王者!
第八,北京的高中教育必发生大变局,好高中校的评价标准定然颠覆
知名高校的选拔模式变了,最知冷暖的一定是北京市各个高中校特别是重点高中校,首当其冲的、最受关注的则是各区的市重点高中校。按照强基计划的执行时间表,3月出招生简章、4月报名、6月26日高考成绩出来后决定入围名单,7月4日前校考结束。从报名到最后考完这中间不过3个多月的时间,而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所有的考生要进行高考一模、二模考试、最后冲刺高考、高考出分填报志愿等,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参加强基计划的额外课外辅导。要想在强基计划校考中过关斩将提高最终录取率,各个各高中校必须要从高一年级开始准备,不仅要走班分层教学还要搞分类教学,这样的话和各个知名大学的专业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进行与强基计划有针对性的学科辅导等就必然要走进各高中校,而要想实现这些目前只有各区的市重点级别的高中校才能最大限度做到(很难想象全国知名大学会到非重点高中校、区重点高中去物色未来的顶尖生源)。目前的、现阶段的强基计划必将更加强化和突出北京市各区市级重点高中校的地位和作用。市级重点中学将会更加强势,所获取的资源也将更强大,而要想最大可能进入市级重点高中校关键在于小升初的策略和部分幼升小的抉择。2021年北京市中考录取将增加“自主招生”录取方式,高考强基计划的推出,使得中招自主招生必向强基计划看齐,珠联璧合形成联袂之势。同时,今后评价一所高中校特别是重点高中校“牛不牛”,一定会加入当年强基计划入围人数、入围比例和最终录取人数和比例。2020年是北京强基计划的首年,这方面将成为最大的新看点,又会引来一批批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衡量和对比,免不了大开口水战。现在北京101中学和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签约了。前几天,北京大学又和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十一学校、北大附中签约共建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各顶尖高中校都逐渐在开始行动了!
第九,强基计划把体育提高到了显著地位,中国的体育教育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
强基计划明确规定,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依据。云南中考刚把体育考分提高到了100分和语数英同等分值;北京教委负责人也在这几天释放出对云南做法大加赞赏的表态,认为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北京也准备推出类似的做法。现在强基计划——高招也在强调体育的重要地位。一连串的信号表明,体育教育就要冲在教育的最前沿了,它的地位、作用会越来越强大,从小再不重视体育,今后的中考、高考即便是学科再优秀的考生也可能会失去博取最好教育资源、进入最好教育专业的机会。强基计划再次成为强化体育教育的宣言书,强基计划与体育紧密相关的步子会越迈越大。
第十,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今后高招录取的重要方式已成定局,语文是最重要载体和纽带
要提高综合素质,离不开思考、认知、阅读、写作,建立独立的思想方法、具有批判性思维、表达、阐述知识、观点等等,这些无不以语文为载体。从这两年北京小升初面试、“1+3”测试来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语文的听、说、读、写、辩、答无不是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其实,高校历年自主招生在学校现场招考阶段,考生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作用都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强基计划已经非常鲜明地提示出,会更注重综合素质评价。今后,北京、全国的高考所有学科都会刻意考到语文的应用,既然强基计划让高考裸分成绩占到了85%,而在校考阶段考察综合素质又是在综合运用语文的水平和能力去表达来争取那决定命运的15%,那么,长期坚持从小学到高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学好语文就是决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了。
当然了,强基计划的影响力还远远不止这10个方面,比如强基计划给了更多偏远地区、小城市、小城镇、普通学生等更多的入围机会,考虑到了更大群体的获得感,用高考分数划分的简单性和公正性换取了自主招生所谓高门槛的复杂性和人为可能,最终又通过合理的、高认知度的综合评价得到了高精尖的人才等等这些,就不一一表述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下一个更大的教育改革可能已经在路上,我们都做好准备吧!
闻风
2020年1月17日
延伸阅读:
28年追踪13个孩子,结果扎心了: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看更多精彩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奇趣数学苑